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减缓措施
大棚菜在连续种植几年后,蔬菜移栽后僵苗、长势岑差不齐、叶片枯焦,茎、叶、果畸形、甚至死棵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是重茬连作障碍。原因是同一种蔬菜对土壤中的养分有偏好,施肥不合理,有的养分给的多(比如氮磷钾),残留甚至拮抗其他养分吸收,有的给的少,缺乏,比如中微量元素。因为大棚密闭环境、高频灌水施肥,而造成的盐渍化加重,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元凶。
蔬菜大棚无论是哪种土壤,经过多年栽培,土壤盐渍化都会日益加重,也就是土壤溶液浓度升高,并由此衍生出一些列问题,土壤盐分固定引起板结,团粒结构变差,透气性降低,矿物养分拮抗,酸性阴离子累积,土壤变酸等等;土壤的外部表现主要为:白霜、红毛、绿苔,土壤变粘,土壤灌水后大量裂纹等。
一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1 环境条件密闭:由于大棚膜的限制,环境条件密闭,棚内土壤水蒸发量小,且不受降雨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的冲刷流失和渗透到土壤深层土壤中,只能在耕层土壤中累积。
2 灌水次数频繁:灌水次数多,加上目前多棚为了控制棚内湿度,会在耕作隆上覆膜,耕作隆内的土壤团粒结构会加剧破坏,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水分增发,盐分局部积累,盐害加重。
3 地势低洼:大棚地势低洼,地下水位相对较高,耕作层与地下水间的土层通透性差,耕层内的大量盐分不能随水下渗,使耕层土壤板结盐化。
4 施肥量大:集约化密植栽培,复种指数高,需肥量大,肥料选择不合理、利用率低,使耕层的盐分增加,是耕层土壤板结盐化的主要原因。
5 未腐熟的厩肥:由于棚内温度高,未腐熟的粪尿、挥发分解,硫化物、硝酸盐等残存于耕层内,使土壤盐化。
二 、大棚土壤的改良措施
1 深翻,掺沙:深翻,结合整地,适量掺沙,改善大棚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其通透性。
2 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这样有利于根系生长,又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海藻酸类的肥料在改土方面有特效,比如爱尔稼、益土施。
3 不施未腐熟的厩肥
4 换土消盐改质:铲除大棚内表层土壤2-3cm,换上田园土。
5 灌水消盐:改变下大棚的拍管条件,挖深窄沟;灌水,水层保持3-5cm,侵泡5-7天,然后排出积水,通过冲刷、浸溶消盐;或者在换茬间隙揭开棚膜,利用日晒雨使盐分淋容或者挥发。
6 推广薄肥勤施,基肥深施,叶面施肥
7 合理轮作,蔬菜后期套种一茬玉米,也可种植苏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