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服务品质,满足客户需求

你真的了解碳么?

提要

碳是17种必须营养元素之首,在植物元素组成百分比中名列第一,且远远超过NPK的总和。然而长期以来,化肥工业却鲜有以补碳为目的的产品。这一现状对作物养分平衡有怎样的影响?靠天补碳是否能满足作物碳营养?一般有机肥能否能满足作物碳营养?无论从学术上还是生产上,都有必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植物营养中的碳来源

植物营养中含有17种必须元素,其中碳、氢、氧这三种元素来源二氧化碳和水,一般在化肥工业中不予考虑。二氧化碳气肥多用于大棚,难以在大田使用。有机碳营养是指水溶性高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碳化合物。
碳营养是提供构建植物体内各有机成分的必需成分——碳架,是植物合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酶、激素、信号传递物质的基础物质。

目前大田碳营养的补充是一种靠大气二氧化碳的自然状态补充。多种元素都实现了人工施肥,碳却是唯一靠天补充的大量元素,而这种自然补充远不能满足平衡的需要,尤其是在化肥量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有机肥含有大量的碳但有效性甚低,水溶性一般小于10%,大都在2%左右,而且难以被根系吸收。

二、碳的重要性

今天,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大,缺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下降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其中的有效碳(水溶碳、活性有机质)下降,更是值得关注的深层次原因。化肥的“胃口”越来越大,与土壤有效碳越来越低有关。施用高效的有机碳肥,可更快更好地改良土壤并同时快速获得当造作物高产优质效果。

2、作物低产、劣质:这大都与碳短板有关,尤其是质量下降。例如:味道差、维生素C低、硝酸盐高、不耐贮藏等均与有机碳缺乏而导致的养分不平衡均是与碳饥饿有关。

3、抗逆性低:作物对于寒、热、旱、涝等逆境都有一套内在基因的对应机制,但是若缺乏必需的信号物质及其传导、接收,则作物无法发挥其抗逆功能,而碳短板会使得作物抗逆信号物质产生、传导等受到抑制。同样对病虫害的抗御,作物的内在机制也需要克服碳短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碳短板导致产生的上述问题,通过补碳而实现碳与其他元素平衡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增产效果很是明显。

碳是植物营养中的大量元素,其含量平均范围为43.63%,远超大中微量元素之和达数倍之多!但是,在氮磷钾施肥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却没有考虑对碳的补充,使碳短板问题更为尖锐。若能通过施肥补碳来调整及优化植物营养平衡,可以预计增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三、补碳新途径--有机碳肥

有机碳肥是指能够提供水溶性高、可被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碳营养的肥料,可为固体或液体,使用比气态碳肥方便,可广泛用于大田及大棚,是二氧化碳以外的补碳新途径。

有机水溶碳肥不仅具有促长根系、改良土壤、增强植物光合作用,还能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作用。配合适量化肥,提供平衡充足的营养,避免了有机种植产品中常有的“筋骨感”,能种出质量健康、口感更佳的农产品,可谓是质量和产量双优的施肥模式,使作物的高产优质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  提高作物代谢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保持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  加速作物体内碳循环,丰富同化营养,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  刺激根系生长,活化根际土壤,大幅度提高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

●  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  络合土壤中铁、锌等难以被作物吸收的中微量元素供根系直接吸收,弥补营养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