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铁,植株才够铁
铁的元素符号为Fe,1844年Gris发现生长在石灰性土壤的葡萄有缺铁黄化现象,此后,铁元素被认为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作物对铁的需求量较少,大多数作物的含铁量在60-300mg/kg(干重)之间,它是微量元素中被植物吸收最多的一种。
1)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铁不是叶绿素分子的组分,但铁对叶绿素的形成也是必须的。缺铁时,叶绿素的片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严重时甚至使叶绿体发生崩解,可见铁对叶绿体结构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缺铁时,叶绿素的形成受到影响,叶片便发生失绿现象,严重时叶片变成灰白色。由于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的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被再度利用,因此,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脉间失绿症。铁与叶绿素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必然会影响到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促进氮素代谢
铁和铜一样,在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的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在缺铁的情况下,亚硝酸还原酶和次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使这一还原过程变得相当缓慢,蛋白质的合成和氮素代谢便受到一定影响。铁还是固氮系统中铁氧还蛋白和钼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分,对于生物固氮具有重要作用。
3)铁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关系密切
铁是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催化部分的组分。在作物体内,铁与血红蛋白有关,铁存在于血红蛋白的电子转移键上,在催化氧化-还原反映中铁可以成为氧化或还原的形式,即铁能增加或减少一个电子。因此,铁就成为一些氧化酶或是非血红蛋白酶(如黄素蛋白酶)的重要组分。
4)增强抗病力
保证作物的铁素营养,有利于增强作物的抗病力。有人用氯化铁溶液对冬黑麦种子进行处理,提高了植株对锈病的抗性。施铁肥能使大麦和燕麦对黑穗病的感染率显著降低。铁盐肥还可大大增强柠檬对真菌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