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本源性肥料前景广阔
本期嘉宾: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 曾宪成
腐植酸是动、植物的遗骸,在微生物及地球物理、化学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分解和转化而形成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弱酸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以及褐煤、风化煤、泥炭之中。腐植酸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无土不存,无其不肥。土壤固相组成中,除了矿物质外,就是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主要的一种形态,占土壤有机质的60%-80%,腐植酸是土壤腐殖质中最活跃的部分,一般占土壤有机质的60%以上。
腐植酸对有机无机复合体和土壤结构起着主导作用,进而影响土壤物质能量循环;对土壤养分、水分具有洗贮、转化、释供功能;对土壤自我调控能力与抗逆性能和对土壤生态系统全部功能均产生极其重要影响。
腐植酸是精华“土壤血液”的本源性物质,向“土壤系统”投放物质,就像拉着一道保护网,哪些物质能投,哪些物质不能投,哪些物质必须“优化”达标后才能投,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土壤系统”长治久安。而且腐植酸具有吸附、螯合、络合功能,能提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对肥料和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具有缓释,减少淋失、流失。同时,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固定-活化、增效-减毒的内在规律,使得腐植酸组成结构与各种作用行为依存关系更加密切。
腐植酸功能多样,且有广阔发展空间,在我国腐植酸最早开发应用于肥料,已经形成产业思想、技术支撑、产品生产等产业核心价值体系,以及腐植酸科技传播服务系统,腐植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腐植酸终端品质服务体系,还有腐植酸行业文化价值增值体系等,为腐植酸肥料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腐植酸肥料体系发展拥有很多优势。如:物质资源丰富。煤炭腐植酸资源超过2000亿吨,生物腐植酸资源可再生利用,近5000家企业涉足环境、农业、工业、医药等30多个领域,生产上万种商品,从业者上百万人。政策大力支持。国家发布“关于积极试验、推广和发展腐植酸类肥料的报告”和“关于加强腐植酸综合利用工作的请示报告”两项政策,大力支持腐植酸肥料发展,效果显著。专题研究成果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展腐植酸科学研究院校逾500家,腐植酸科技文献数据数以亿计。截止2014年2月,被中国知网收录的腐植酸类文献超过23000多篇,其中农业应用文献数量超过60%,堪称农业之首。土壤修复在线。腐植酸具有物理、化学、生物性能,施用腐植酸足可以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强土壤活力。自国家“十五”、“十一五”开展土壤环境修复应用研究以来,腐植酸再次成为土壤污染防治、环境修复的热点。产品验证全面。截至2014年3月,在农业部登记的水溶性腐植酸产品累计1272个,适宜蔬菜作物包括绿叶菜类、瓜果、根菜类三大类,除此之外,涉及大田作物、经济作物类和瓜果类上千个品种,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上千家。产品体系丰富。经过30多年实践,腐植酸构筑大肥料体系实属本源性之矩。